新闻资讯
成都布局五大区域 发展新材料产业
【摘要】:
本报讯(记者 田芳)在昨日市政府新闻办第41次专题新闻发布会上,我市首个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正式亮相,根据规划,到2012年,新材料产业预计将为成都地区经济总量贡献622亿元的销售收入。
目标:
3年销售收入增长到622亿
根据刚刚出炉的《成都市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(2009~2012年)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,成都将用三年的时间,将现有新材料产业54亿元的销售收入增长为622亿元,其中,合成树脂(塑料)产业从现有的7亿元,增长为2012年的342亿元,高纤复材从现有的18亿元增长为2012年的160亿元,硅材料从现有的12亿元增长为2012年的60亿元,稀土及其它新材料从现有的17亿元增长为2012年的60亿元。
布局:
五大区域发展新材料产业
《规划》提出,从2009到2012年,我市将重点发展合成树脂(塑料)、高性能纤维及其复合材料、硅材料、稀土等四大领域的新材料,以青白江、新津、彭州、龙泉驿、高新区等五区(市)县的工业集中发展区和产业园区为主,布局新材料产业。
青白江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高纤复材;新津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发展聚酯(PBT、PTT)和硅材料;彭州塑胶科技产业园重点发展改性树脂(塑料)材料;龙泉驿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发展锂离子和稀土镍氢电池材料;高新区重点发展稀土永磁材料、稀土发光材料、医用植入材料。
要求:
在国内或西南领先
在发展重点上,《规划》从二个层次提出了要求,一是能在国内或西南占领领先,实现跨越发展,如聚酯(PTT)力争建成西南地区首套产业化生产装置;聚苯硫醚纤维力争成为国内重要的生产基地,芳纶纤维力争成为国内最大的生产基地,玻纤制品在规模、技术上居中西部领先;二是为我市重点产业配套及追赶国内先进,如在聚苯硫醚、聚酯等改性工程树脂(塑料)、玻璃钢、太阳能极硅材料等产品方面,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,积极引进行业骨干企业,大力支持企业扩能发展,力争尽快达到国内新材料产业先进城市水平,为我市汽车、电子信息、新能源、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配套。
上一篇:
美国塑料包装热成型商在华业务增长